近期,青島中海環境“臥式自動進出料發酵箱”新裝備研討會順利舉行。本次研討會特邀農業農村管理部門、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多位權威專家,圍繞臥式自動進出料發酵箱的技術創新與場景應用展開跨界對話,共繪城鄉廢棄物資源化新藍圖。
讓堆肥從“費力活”變“智能流”
此次研討會上亮相的臥式自動進出料發酵箱,實現全流程自動化設計。該設備無需鏟車輔助,單日最高可處理3噸廚余垃圾或畜禽糞污,且運行成本低于市場有機肥售價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場景適配能力——從農村垃圾分類站點的廚余垃圾就地轉化,到養殖場糞污的日產日清,甚至鄉鎮中心的秸稈規模化處理,設備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“一機多用”。成袋的果蔬殘渣投入設備后,經智能調控溫濕度與菌群活性,即可轉化為深褐色有機肥。
1500億市場呼喚“綠色方案”
隨著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》深入推進,2025年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已成硬指標。專家指出,這類政策不僅催生了千億級市場,更倒逼技術升級——“誰能解決‘最后一公里’的處理難題,誰就能搶占先機。”
對此,中海環境提出“微循環”概念:在村級站點配備小型設備處理廚余垃圾,鄉鎮中心則部署中型設備集中處理秸稈等農業廢棄物,最終通過區域聯盟實現資源調配。未來可通過APP遠程監測發酵進程,真正實現“手機一點,肥料就來”。“讓每一克廢棄物都找到回家的路”——這或許正是鄉村振興最生動的注腳。
從技術研討到落地實踐,中海環境正以創新裝備叩響城鄉綠色轉型之門。期待這場“變廢為寶”的科技革命,在廣袤鄉村書寫更多生態與經濟共生的鮮活故事。
Copyright ? 2023-2024 青島中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備案號:魯ICP備20013595號